那天晚上,我刚从包厢里忙完,累得腰酸背痛,正坐在吧台边喝着廉价的冰红茶。旁边几个服务员在闲聊,话题不知怎么就扯到了招聘上。一个老员工说:“现在这行啊,生意不愁,亲招亲带最稳当。”这话听着耳熟,我琢磨着,这“亲招亲带稳定人加”的现象,在天津KTV这行里,还真有点意思。
我回想起来,我进这行的时候,就是我表哥带我进的。他那时候在另一家KTV当经理,看我天天往他那儿跑,嘴甜会办事,就把我介绍来了。他说:“你小子机灵,跟我干,保你吃香喝辣。”那时候年轻,图新鲜,也没多想,就这么踏进了这个行业。
刚开始那会儿,真是啥都不懂。包厢里客人喝多了闹事,我吓得脸都白了;客人要点特别的要求,我连话都说不利索。都是表哥带着,手把手教我。他教我怎么做迎宾,怎么倒酒,怎么跟客人说话,怎么在客人闹情绪的时候怎么圆场。他说:“这行啊,看着简单,其实讲究的是眼力见儿和人情世故。”那时候我年轻气盛,觉得有啥难的,不就是伺候人嘛。可真正干起来,才觉得这其中的门道深着呢。
后来我慢慢成了熟手,也开始带新人。我带的第一个新人,是我高中同学。她刚来的时候,特别害羞,客人多说句话就脸红。我教她怎么笑,怎么说话,怎么倒酒。有一次,有个客人喝多了,非要跟她搭讪,她吓得手足无措。我赶紧过去解围,后来才知道,那客人其实是个小混混,要不是及时处理,后果不堪设想。那次之后,我才知道,这行里,光会伺候人还不够,还得有胆量和智慧。
我注意到,天津KTV这行,生意确实挺稳定的。不像有些行业,今天不知道明天啥样。主要原因,我觉得吧,天津人好面子,喜欢热闹,KTV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地方。而且,天津这地方,人情社会,很多生意都是熟客介绍的,所以,生意不愁。而且,这行吧,流动性大,但也不全是坏处。老员工走了,位置就空出来了,新来的也有机会。但老员工带出来的新人,往往能更快适应工作,也能更得管理者的心。
“亲招亲带稳定人加”,这现象背后,其实也有点无奈。因为KTV这行,特别看中人的性格和眼力见儿。这些,学校里是学不到的,只能靠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。而亲戚、朋友之间,因为了解,所以更容易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这股“劲儿”。而且,亲戚、朋友之间,也有一个信任的基础,新来的员工能更快地融入团队,也能让管理者更放心。
我见过很多因为亲缘关系而稳定下来的员工。他们之间,不仅仅是同事关系,更多的是一种家人关系。他们互相帮助,互相支持,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。这种关系,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高,也能更好地服务客人。我也见过因为亲缘关系而闹矛盾的。比如,有的管理者因为亲戚犯了错,包庇袒护,导致其他员工不满,最终影响了整个团队的稳定性。
在我看来,亲缘关系在KTV这行里,是把双刃剑。它可以让团队更加稳定,也可以让团队更加脆弱。关键在于,管理者如何正确地运用这种关系,如何平衡好亲缘关系和工作关系。
这行里的人际关系,也挺复杂的。服务员、管理者、客人,三者之间,既有合作,也有竞争。服务员要讨好客人,获得好评;管理者要留住服务员,提高业绩;客人要享受服务,获得满足。而亲缘关系,又让这种关系更加复杂。亲戚之间,可能会因为工作而互相要求,也可能会因为利益而互相争斗。
但不管怎么说,这行里,人情味儿还是挺重的。大家虽然都是来赚钱的,但也能在忙碌中找到一些乐趣和温暖。比如,大家一起聚餐,一起聊天,一起分享工作中的趣事和烦恼。这些,都是工作中难得的收获。
这行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的是,要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适应,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。简单的是,只要你肯干,肯学,肯付出,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。当然,这回报,不仅仅是金钱,还有经验,有人脉,有成长。
我对这行,谈不上爱,也谈不上恨。它就是它,一个真实存在的行业。我经历过它的繁华,也经历过它的低谷。我带过新人,也送别过老员工。我见过很多美好的瞬间,也见过很多无奈的现实。但不管怎么说,这些经历,都让我成长了。
未来,我不知道自己还会在这行里干多久。也许有一天,我会选择离开。但我想,无论我走到哪里,我都会记得这段经历,记得这些人和事。因为,它们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,都是我成长的见证。
话说回来,“亲招亲带稳定人加”,这现象吧,可能不只是天津KTV这行里有,很多行业,很多地方,都有类似的情况。关键在于,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它,如何正确地运用它。毕竟,人情世故,才是这世界上最复杂,也最简单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