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那会儿我刚出社会,兜里比脸还干净,看着上海ktv门口贴着的招聘广告,心里头直痒痒。“酒水促销,包住,保证上班率号”,这几个字像钩子似的,把个愣头青的我给勾住了。说实话,那时候年轻气盛,觉得进个ktv卖卖酒水,既能接触美女,又能赚点小钱,还能看看大上海的风光,何乐而不为?尤其是“包住”和“保证上班率号”这两条,简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让我这颗漂泊的心有了个落脚点。
后来,我进了那家号称“行业龙头”的ktv,做了酒水促销。结果嘛,跟我想象的差了十万八千里。每天最早六点就得起床,赶七点多的地铁去公司“点名”,所谓的“保证上班率号”,其实就是个铁饭碗,砸了你就别想再进这个门。销售压力更是大得吓人,每个月得完成多少多少的销售额,完不成就得加班加到天亮,有时候还得自己掏钱补上缺口。人际关系呢?那更是个复杂的地盘,上面有领班、经理,下面有各种“姐妹团”、“兄弟连”,你要是站队不对,或者没给够“好处”,轻则被穿小鞋,重则直接卷铺盖走人。
包住?嗯,是包住,但那条件,啧啧,说出来怕吓着你们。十几个人挤一间大通铺,上下铺,中间隔板都磨得发亮。夏天没空调,冬天暖气直吹,蟑螂老鼠那是常事。有时候半夜起来上个厕所,都得小心翼翼,生怕踩到什么“惊喜”。你说这叫包住?我看更像是“包吃住”的变种,让你省了房租,却把你的睡眠和尊严都给包了进去。
再说说那个“上班率号”。我理解,这其实是ktv的一种管理方式,毕竟他们这行,人流动性大,稳定性差,需要一种手段来控制员工,确保场子能正常运转。但这对我们来说,就是一种束缚。你想多陪陪女朋友,或者跟哥们儿出去搓一顿,都得看排班,看“上班率号”。有时候一个号扣了,你得连着几天都待在店里,连轴转,那种滋味,别提多难受了。而且,这种管理方式,其实也在扼杀我们的积极性。你干得再好,如果“上班率号”出了问题,照样要受罚。久而久之,很多人就变得麻木了,干一天少一天,哪还有心思去提升自己,去争取更好的发展?
说到这儿,我得说说上海这个城市。上海是个好地方,机会多,节奏快,但也竞争激烈,生活成本高。像我们这种低门槛的岗位,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是冲着上海的繁华和所谓的“大都市”光环来的。他们看到“包住保证上班率号”这些字眼,觉得这是进入上海的捷径,是快速融入这个城市的敲门砖。但实际上,他们忽略了上海对人才的真正需求是什么,也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升。
我见过不少人因为“上班率号”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。有那个刚毕业的小伙子,本来想学摄影,结果进了ktv,每天不是在卖酒就是在排班,几年下来,摄影技术丢光了,人也变得油腻腻的。还有那个姑娘,本来想当空姐,结果被“包住”劝退了,她说她受不了那种环境,更受不了那种被束缚的感觉。这些例子,让我深感痛心,也让我对这类招聘信息有了更深的思考。
在我看来,年轻人想进入这个行业,或者类似这种低门槛的岗位,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。你要明白,这只是一个跳板,一个过渡,而不是你的终点。你要学会在枯燥的工作中寻找乐趣,在压力下保持乐观,在束缚中寻找自由。其次,你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无论是销售技巧,还是沟通能力,或者是其他什么技能,都要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。最后,你要有风险意识,要明白这行水很深,不是那么好混的。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,也要有随时离开的准备。
至于行业未来,我觉得吧,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种“包住保证上班率号”的招聘模式迟早会消失。因为,它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现在的年轻人,他们更追求自由,更追求个性,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。他们不再愿意被束缚,不再愿意被当作机器一样使用。所以,ktv行业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,就必须改变管理方式,提升工作环境,增加员工福利,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价值。
话说回来,虽然我对这个行业有些许调侃,但我也并不完全否定它。它确实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,也确实让一些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只是,我希望未来的年轻人,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行业,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,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。毕竟,人生苦短,谁不想活出个精彩来呢?











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