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等我吗?

你在等我吗?

你在等我吗?

你在等我吗?

《请问你在等我吗》

我总在深夜问自己,那些年我们究竟在等什么。小时候,等待是外婆家巷口那盏永远亮着的灯,是放学铃后伙伴们冲向小卖部的雀跃身影。那时的等待简单明快,像夏日冰镇西瓜的第一口,甜得直接,凉得透彻。我们不知道等待的意义,只知道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快乐,一种充满期待的仪式感。

后来到了青年时代,等待变得复杂起来。等待一场考试的成绩,等待一个职位的回复,等待一个人回你一条信息。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次等火车,站在月台上,看着列车缓缓驶近又缓缓远去,心里反复默念着“请问你在等我吗”。其实我知道,火车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留,但那一刻,我像个傻瓜一样,把所有的不安和期盼都寄托在那冰冷的钢铁车厢上。后来我才明白,那时的等待,其实是在等一个自我确认的过程。我们害怕被辜负,害怕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见,所以用等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。

再后来,人到中年,等待又有了新的含义。等待孩子的成长,等待父母的健康,等待一场雨后的清新。我常常在周末的午后,坐在阳台上发呆,看着楼下孩子们追逐打闹,心里会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失落。不是不爱他们,而是突然意识到,曾经那个需要我抱着摇醒的婴儿,如今已经能独自爬上楼梯。等待,在某种程度上,就是时间的流逝,是我们在与岁月赛跑,却总是慢半拍。

"请问你在等我吗",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小心思啊。有时是试探,有时是焦虑,有时甚至是一种自我安慰。我注意到,当一个人真的在等你时,他的眼神会告诉你;当一个人不想等你时,他的沉默会出卖他。可惜的是,我们总喜欢把等待美化成浪漫,把不确定当成了可能。

我的那次等待经历让我明白,等待不是一种美德,而是一种选择。你可以选择被动等待,也可以选择主动出击。年轻时我总爱等,觉得等待是一种姿态,一种尊严。直到有一天,我发现那个我一直等的人,其实也在等另一个人。那一刻,我像个被揭穿的傻瓜,狼狈地转身离开。从那以后,我学会了在等待前先问自己:我等得起吗?我等得起的结果是什么?

现在回想起来,等待本身并无好坏之分。重要的是,我们为什么要等,等什么。如果等待能让我们成长,那它就是有价值的;如果等待只是浪费生命,那不如早点放弃。就像等雨,如果知道明天肯定下雨,那提前准备就是明智的;如果只是抱着侥幸心理,那淋成落汤鸡也活该。

话说回来,人这一辈子,总要在某些时刻等待。关键不在于等不等人,而在于我们如何面对等待。是怨天尤人,还是积极准备?是沉浸幻想,还是活在当下?我注意到,那些真正内心强大的人,他们不会说"我在等你",而是会说"我在做自己的事,等你就是锦上添花"。

可能吧,等待就像人生,有晴天也有雨天。我们无法选择天气,但可以选择心情。与其在雨中发呆问"你在等我吗",不如撑开伞,继续赶路。说不定,你在等的人,也在某个地方,为你撑着同一把伞呢。

这让我想到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些什么。童年等待长大,青年等待成功,中年等待理解。但最终会发现,最值得等待的,其实是那个不等待我们的人。换句话说,我的意思是…嗯,生活挺有意思的,不是吗?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