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上海的朋友圈又被一条“KTV招聘模特,1500起,马上来”的消息刷屏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则消息,我心里咯噔一下,不是因为它多新鲜,毕竟在这座城市的霓虹灯下,类似的“机会”每隔一阵子就会冒出来。但这次,1500块的起薪,像块石头砸进了我心里那片看似波澜不惊的湖面,激起了不少涟漪。
我认识一个姑娘,小玲,前几年在上海闯荡,做过不少事。有一次,她跟我抱怨,说手头紧,看到类似的招聘,想着“大不了先做着,赚点外快”。我印象特别深,她当时语气里那种混合着无奈和试探的情绪,现在想起来,还特别真切。后来我知道,她确实去过一家KTV做过一段时间的“模特”,说是模特,其实就是穿着比较暴露的服装,在包厢里陪客人唱歌、跳舞,活跃气氛。她说,那段时间,她确实赚了点钱,但更多的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。她说,客人喝多了,有时候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,她只能硬着头皮应付,心里又怕又屈。而且,她说,干这活的,流动性特别大,今天你还在,明天可能就有人换你,因为大家都在找“新鲜感”。
小玲的经历,让我对“1500起”这个数字有了更具体的感受。在上海,1500块能做什么?房租水电、交通吃饭,一个月下来就所剩无几了。按理说,这个薪资水平,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体面生活。但为什么还要有人去做呢?这背后,其实是复杂的经济原因和市场需求。
你看,KTV这种地方,生意最好的时候,往往是晚上和周末。这段时间,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维持场面,满足客人的需求。而且,客人的形象要求也在不断变化,有时候是喜欢火辣的,有时候是喜欢清纯的,KTV需要不断调整“人设”来迎合市场。所以,招聘“模特”就成了一个常态。而且,这种工作,对学历、技能的要求确实不高,基本上谁愿意干,就能来。这种低门槛,决定了它的高流动性。来了的人,干几个月觉得受不了,走了;走了的人,觉得新鲜,又来了。形成了一个怪圈。
1500块,这个薪资水平,其实反映了这类工作在行业生态中的定位。它不是一份“职业”,更像是一种“临时工”或者“零工”。它提供的是一种即时的收入,但代价是个人尊严、时间和未来的职业发展。坦白说,如果一个人没有更好的选择,或者为了短期利益,愿意牺牲这些,那他/她去做,也是他的自由。毕竟,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。
但是,我总觉得,年轻人应该更清醒一点。你看那些招聘信息,“马上来”,这个词用得特别急切。为什么?因为KTV需要人,而且需要快速周转。这背后,隐藏着的是对人的不尊重。一个真正尊重人的工作,不会用这种语气来招聘。而且,很多KTV为了降低成本,往往在安全、保障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。你想想,在一个充满酒精和荷尔蒙的环境里,你穿着暴露,面对的是各种不可预测的客人,你能保证自己绝对安全吗?
所以,我常常跟年轻人说,机会有很多,但不是所有的机会都值得抓住。特别是那些看起来特别“轻松”、薪资特别“诱人”的机会,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风险。你要想清楚,你想要的是什么?是短期的收入,还是长远的未来?你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,付出什么样的代价?这需要独立思考,需要风险意识。
当然,我并不是说,做这类工作就是错的。只是觉得,年轻人应该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,更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。如果你真的需要钱,可以找找其他更正规的兼职,比如家教、翻译、客服,至少这些工作,不会让你感到那么屈辱,那么不安全。如果你只是想体验一下夜场的生活,那也可以,但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,承担可能的风险。
话说回来,上海这座城市,永远不缺机会,也永远不缺挑战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,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。只是希望,年轻人在寻找机会的时候,能够多一份清醒,少一份冲动;多一份思考,少一份盲从。毕竟,人生不是一场赌博,输赢固然重要,但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,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而这份财富,不应该用未来的安全和尊严去交换。嗯,大概就是这些想法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