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急婚时代
那天在乡下赶集,看见路边贴着一张征婚启事,红纸黑字,写得挺直白:“急。急,城乡不限,征婚,结婚。” 我驻足看了会儿,心里忽然有点发堵。这年头,连“急”都要写在纸上,倒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。
我自个儿琢磨着,这“急”字,念起来是四个音节,可落到人身上,却重得像块石头压在心口。我认识个在城里打工的姑娘,二十出头,去年底就嚷嚷着要急婚。问她为啥,她说,看着身边朋友一个个都结婚了,自己心里也慌。她说,不是不爱,是怕错过,怕老了没人搭把手。这话听着,挺让人心酸。
其实,城乡之间,这“急”劲儿还有些不同。在乡下,结婚往往跟节气似的,到了年纪就得办,好像不这样,日子就不完整。我老家有位叔,五十多了,去年也急匆匆结了婚,新娘子比他小二十岁。村里人问起,他搓着手,嘿嘿笑,说:“就图个热闹,图个有人照应。”这话里头的意思,是挺复杂的。有对稳定生活的渴望,也有对孤独的恐惧。
城里人急,可能更复杂些。节奏快,竞争大,大家都在比谁跑得快。婚姻,有时候就像是一道KPI,到了时间点就得完成。我有个朋友,在广告公司,工作压力大,加班是常态。去年,经人介绍,匆匆忙忙结了婚。婚礼办得挺风光,可婚后不到半年,就闹着要离。他说,当初急着结婚,是为了给自己找个“稳定”,可发现,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。稳定是稳定了,可心也跟着死了。
我自个儿呢,年轻时也急过。那时候,觉得爱情就是冲锋陷阵,非要找到那个“对的人”不可。后来慢慢发现,生活不是小说,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。缘分这东西,急不来。我见过太多因为“急”而结婚的,婚后的日子,过得像赶集,总想着赶紧过去,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。
那啥,你说,婚姻到底是为了啥?是为了对抗孤独?是为了应付社会时钟?还是真的为了找个伴儿过日子?我琢磨着,婚姻这东西,得像煲汤,得慢慢炖,才能出味儿。急匆匆煮出来的,往往只有水,没味儿。
现在,我年纪大了,看事情淡了。觉得婚姻这事儿,急不得。合适比速度重要,质量比形式重要。城乡不限,是好事,说明大家的心都敞开了。可心敞开了,还得找个对的人,才能安放。
我有时候会想,那些急婚的人,他们真的想明白了吗?还是只是被焦虑推着走?其实,生活不就那么回事儿,得自己找节奏。婚姻这事儿,更是得自己找感觉。别人的路,再好,也不是自己的。
话说回来,这“急。急,城乡不限,征婚,结婚”的启事,或许是个信号。它告诉我们,这个时代,大家都在焦虑。可焦虑归焦虑,日子还得过。婚姻这事儿,急不来,但也别错过了最好的时机。
最后,我想说,无论城乡,无论年纪,结婚这事儿,都得自己想明白。缘分这东西,急不来,但也不能错过了。找到了那个对的人,哪怕晚点,也比找个错的人强。毕竟,日子是自己的,过不好,谁也替不了你。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