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上海,夜上海,你是个不夜城。这话可不是吹的,尤其在这片霓虹闪烁、歌舞升平的土地上,夜场从来都是这座城市最鲜活、也最复杂的脉搏。我混迹上海夜场这些年,见证了太多起起落落,也摸透了这里招聘市场的风云变幻。最近啊,我注意到一些新玩意儿,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。
要说机会,其实上海夜场这块地,从来就不缺机会,只是形式在变。以前,你可能只需要一个能喝、能唱、脸蛋过得去的就行。但现在?格局打开了。我注意到,像是一些结合了科技的岗位,比如DJ,现在不光要懂音乐,还得懂点灯光、视频,甚至是个小小的技术控,能跟声光电玩出花样。还有新式餐饮,比如分子料理、沉浸式酒吧,它们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就高多了,不光是服务,还得是半个文化传播者,能讲出点故事,懂点艺术。我上次去一家叫“光影食堂”的地方,那帮服务员穿着汉服,跟你聊诗词歌赋,顺便上菜,这逼格,啧啧,你说这活儿谁干?机会就在这里,你得有那本事,能跟上这趟车。
但话说回来,机会越大,挑战也越猛。上海夜场的“猛”,不是盖的。我年轻那会儿,为了一个DJ位,通宵练琴,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是常事。现在呢?环境是变好了,但压力一点没少。工作强度,那是真不是开玩笑的。你想想,客人凌晨两点才走,你几点能下班?第二天还得早起上班,这身体能受得了?环境压力也不小。客人各种各样,有些喝高了,没轻没重;有些就是来撒野的。你还得赔笑,还得忍着。最让人头疼的是职业发展路径。很多人问我,干夜场能干多久?说实话,没个谱。你可能是服务员,熬几年成了主管,再往上呢?经理?总监?夜场的水太深,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,是资源问题。你看那些能坐上高位的人,哪个不是跟对人,或者自己够“狠”?这行当,有时候比拼的不是技术,是情商,是眼力见,是能不能在浑水摸得着鱼。
让我讲个故事吧。我认识一个姑娘,叫小雅,刚毕业就进了外滩一家高档会所做服务员。那会儿她眼睛特亮,对客人特别热情,还主动学英语,跟老外客人打交道特别溜。一开始,老板还挺赏识她。可没过多久,她就被一个喝醉的富二代骚扰了。她没忍,直接报了警。这下好了,会所声誉受损,她也被辞退了。后来呢?她辗转了好几家店,要么是觉得环境太差,要么是跟不上节奏。现在,她好像在学调酒,想转行。小雅的遭遇,就是现实。夜场这地方,光有热情不够,还得有脑子,有底线,还得学会保护自己。她的故事,让我觉得,这行当,真不是谁都能玩的。
那么,想在上海夜场的夜间职业生涯里混出点名堂,该怎么做呢?我这点不成熟的经验,跟大家分享分享。
第一,技能得跟上。 别以为会唱几首歌,会倒几杯酒就行。现在啊,得学点“软技能”。比如沟通能力,怎么跟各种客人打交道;比如学习能力,行业变化快,你得不断更新知识;比如抗压能力,这点是必备的。另外,看准一个方向,深耕下去。比如你想做DJ,那就把音乐、技术、灯光都学透;想做调酒师,那就研究各种酒,学调酒的艺术。专精,才能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第二,心态得摆正。 夜场这行,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业,你得有这份觉悟。别指望一夜暴富,也别指望能当上什么大人物。做好最坏的打算,争取最好的结果。另外,要学会调整心态,别把工作中的不如意带到生活中。我见过很多人,白天是正常的上班族,晚上来夜场“杀”一场,回来就唉声叹气,那日子能过好吗?所以啊,心态平衡很重要。
第三,人脉得积累。 夜场是个圈子,圈子里的信息很重要。你得学会跟人打交道,建立自己的关系网。这不光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别人。你帮了别人,别人也会帮你。我认识不少人,就是靠着以前认识的人,找到了更好的工作,或者得到了更多的机会。当然,这绝不是说要搞关系,而是要真诚待人,互相帮助。
上海夜场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一面。它充满了机遇,也充满了挑战。它可以是你的跳板,也可以是你的坟墓。关键在于,你怎么去看待它,怎么去利用它,怎么去面对它。我的经验是,只要你肯学,肯干,肯忍,肯变,在这个不夜城里,总能找到属于你的一席之地。当然,最重要的,是要找到那份热爱,那份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。毕竟,人生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,对吧?哪怕是在夜色中,也要活得有滋有味,活得有滋有味。